作者|林木
有人体贴:我喝的茶够清洁吗?
有人疑惑:泡茶真的要洗茶吗?
尚有人问:茶洗洗会更清洁吗?
这些问题,直接影响了许多人的泡茶习惯:即快速注水,快速出汤;倒掉头道茶汤,再正式冲泡。许多茶友将其称之为“洗茶”,并笑言:洗洗更清洁,洗洗更康健。
果真如此吗?未必。
有人“洗茶”是担忧农残。
但茶是精作产物,净度极高,只要是有品牌的正规企业所生产的茶品,一般不会有灰尘危害康健;至于农残,那也大可放心,一是各地对农残零容忍,治理更科学,检测更严格,二是从业者市场竞争意识不停提高,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完全可放心饮用。虽然,我们绝不允许茶叶中有任何农残与污染。
有人“洗茶”是担忧微生物。
而事实是:绝大部门的微生物,其生存都需要氧气与水分,许多茶叶之所以保质期长,就是因为其含水量已经降到最低,极倒霉于微生物的生存。好比高品质的岩茶,含水率低至0.8%,能恒久生存而不返青变质。而有的后发酵茶好比青砖茶、茯砖茶、米砖茶、普洱茶等,因为有适宜的微生物才有更好的转化品质。
尚有人“洗茶”是想除尘去污。
担忧茶叶上有灰尘污染,这也是杞人忧天,就算是茶叶上有些许灰尘,在经由正常的加工之后,其含量也已经微乎其微,甚至远远低于空气中的灰尘微粒,不会对人体发生危害,完全可以忽略不计。
那么,“洗茶”真的能使自己喝到的茶更清洁更康健吗?基本不太可能。试想:茶叶中如有微生物、有农残、有灰尘、有沙土,你能洗得清洁吗?因此,“洗茶”更清洁更康健的做法只是一种想虽然的“优美愿望”而已。
而事实上,所谓的“洗茶”,其实是“润茶”(或温润泡),在品饮之前,让茶与水有较量好的接触,让茶叶浸润舒展,为泡好茶缔造条件。虽然,这只是把茶泡得更好喝的一种技术手段而已,而不是必须的手段。
有些茶是不能洗的。
好比红茶,内质析出极快,洗茶实在是一种浪费。再好比绿茶、黄茶,第一泡所析出的内质往往就达一半以上,英华都被洗掉了,这茶尚有多大的品饮价值呢?所以,绿茶、黄茶、红茶绝不能“洗”,但“润茶”是可以的,有时甚至是很是有须要的。
怎么润呢?就以绿茶为例。
我小我私家的履历是:投茶入杯,注入少许温水;约一两分钟后,再注入温度剂量适宜的热水,茶一定会好喝许多。虽然这也不是唯一的泡茶要领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试试。我就曾见到一位履历富厚的茶艺师用滚水淋泡绿茶,快速冲泡,瞬间出汤,香气滋味汤色都很是棒。
虽然,这需要泡茶者具有富厚的履历与技巧,并较量相识你所面对的茶、水、器、人等相关要素。
那么,其他茶类,“洗茶”好欠好呢?我以为,可以凭据自己的品饮习惯酌情而定,不外,原料越嫩、干茶越碎、内质析出越快的茶,肯定是不适合“洗”的。
许多茶友喜欢“洗”白茶与黑茶,因为前者不揉不捻,叶片完整,耐泡;后者有渥堆或后发酵或压制细密,冲泡无法“一秒入戏”,还需“渐入佳境”,故所谓“洗茶”,也不是真洗,而是使茶“温润”,为了获得更好的茶汤与品饮体验所做的前戏,茶品差异,事茶亦差异,不能一概而论,推而广之,所谓“洗洗更清洁更康健”并无科学凭据。
总之,茶是康健饮品,常饮有益身心。懂一点泡茶之道,品饮体验与生活品质也一定会更高。
作者简介:林木,湖北广播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,知名栏目《一杯茶的时光》《下一站香港》主播/主编,中华茶文化流传事情者。
|